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那么,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历史主义的描述法。他说:“每一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因此各种方法应适当配合,而不应该相互排斥。”
2、融合了进化论的观点,提出了“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观点,以此来分析各种商品的各种现象。
3、利用数量关系分析法变为边际增量分析法,不仅用它分析价值问题,而且把它用于其他经济问题的分析上。
4、把力学中的均衡放到经济分析当中,想出了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法,利用这种方法求来分析相反经济力量的关系。
5、运用数学公式、几何图形以及图表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
马歇尔结合了传统经济的供给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决定论。他认为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形成。他认为“竞争”包含着某种自私以及不关心他人的福利的意思。
1、在马歇尔的书中提到了非常有趣的一种现象,就是在传统社会中,邻里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但是对于陌生人大家是冷漠的,但是随着经济和生产能力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性增大,财富向大中城市聚集,生活成本的分摊,邻里关系减弱,陌生人信任度增大,因此,在传统社会做一些不利事件的成本较大,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做不利事件的成本减小。最近看到了一个评论留学生江歌案的文章,说在社交媒体之前的陌生人社会,犯错的成本是极低的,但是随着最近的网络的发展,犯错的成本是增加了大。在我看来,随着目前社交媒体的发展,对于之前的邻里社会,犯小错误的成本是降低了的,因为社交网络是中心化的,并非所有的事情都会被社交网络捕获,比如今年在社交网络上火起来的跟普通人犯错有关的例子,也就翟欣欣和刘鑫,马蓉因为自带名人流量因素被关注。但是犯大错误的成本是增加了的,即被社交媒体捕获到的错误成本是及其昂贵的,因为在传统邻里社会中,大不了远走他乡,但是,互联网时代的病毒式传播打破了这种成为陌生人的机会。
2、马歇尔在讨论国债的时候提到,国债是国家向民众借钱,如果是别国拥有国债,则是向别国民众借钱。
3、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 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 “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是19世纪上半叶至19世纪末经济学之大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是剑桥大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着作,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英语国家)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扩展资料:
马歇尔的方法论主要可概括为:
1、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历史主义的描述法。他对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就经济学研究是采取历史归纳法还是采用抽象法的争论的态度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因此各种方法应适当配合,而不应该相互排斥。
2、吸收了进化论的观点,提出的“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连续原理,用以分析各种商品现象。
3、数量关系分析法更明确地演化为边际增量分析法,不仅用它分析价值问题,而且把它推广到其他经济问题的分析上,如国民收入的分配、生产、要素的组合替代原则,生产过程中各类资源的配置原则等。
1、人的性格是由他日常工作以及由此而获得的物质资源所形成的,除了宗教理想的影响外,任何其他影响都不能左右他的性格。同时,一个人收入的多少,对他的性格所发生的作用,通常不弱于(即使稍差一些)取得收入的方法所发生的影响。
2、虽然有些通常与贫困同来的苦难并不是穷困的必然结果,但是,大体说来,“贫困毁了穷人”,所以研究贫困的根源,就是研究大多数人堕落的原因。
3、摆脱习俗的束缚、更多的自由活动、不断产生的先见之明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使决定各种东西和各类劳动的相对价值的种种原因都具有新的准确性和新的重要性。
4、意志、性情、训练和机会的差异,使他们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并使他们对于问题各部分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5、经济规律,即经济倾向的叙述,就是与某种行为有关的社会规律,而与这种行为有主要关系的动机的力量,能用货币价格来衡量。
6、经济学家说:在近现代,是什么对财富的消费和生产、分配和交换、工业和贸易的组织、金融市场、批发和零售的小商业、对外贸易和雇主及雇工间的关系产生了影响?所有行动是怎样和互相作用的?它们期待的倾向与目前的倾向不同在哪里?
7、当我们把东西作为生产要素来考虑的时候,我们应当说是资本;当我们把东西作为生产的结果、消费的对象和产生占有的愉快的源泉来考虑的时候,我们应当说是财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一】
马歇尔,现代经济学之父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05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有人说,每一本经济学巨著,之所以流行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状态,符合各自历史条件的要求。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
以上就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的全部内容,1、在马歇尔的书中提到了非常有趣的一种现象,就是在传统社会中,邻里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但是对于陌生人大家是冷漠的,但是随着经济和生产能力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性增大,财富向大中城市聚集,生活成本的分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