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属于什么体裁?一。那么,读后感属于什么体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读后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给它归个类,大体应分在议论文中,对于同学们来说,议论文太难了!中学才要求写作,因此不必掌握。而读后感相比议论文要简单的多,读后感就是在你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中的体会,写出真实的感受来。
学写读后感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归纳概括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分析理解能力、训练思维,活跃大脑,从而为今后的议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般来说,读后感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我们读书看报阅读文章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要照抄原文,但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不过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文章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议论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在中学,同学们将重点学习并掌握,现在写读后感是为将来写好议论文打下基础。所以,大家一开始就要引起足够重视,不要因为现在的暂时受挫就一蹶不振。而是要多写多练,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在不久的今后熟练地写好读后感这一文体的。
读后感写法
一、文体概念
读后感,从日常应用上来看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三类:摘抄式,概括式,有感式);从文体上来讲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有读有感,有叙有议,读为感之先,感缘读而发,读以感为主,感以读为基,形式灵活,富于变化,能够及时地反映生活,影响生活,又是考试常出、写作简便的文章体裁之一,所以我们必须准确熟练地掌握它运用它。我们平常所说的读后感是广义的,包括读后感、听后感、观后感、看后感、做后感等;狭义的专指读后感。
二、写法简表
点题(点):读了之后心潮长(2小句)
引述(引):如此这般概括讲(少于三分之一篇幅)
议论(议):抓住核心说一句(1小句)
联想(联):古今中外正反想(一半以上篇幅)
结尾(结):结尾方法须注意
上挂下连谈希望(2小句)
三、例文
吃苦耐劳 从小做起
——看电影《鸡毛信》有感
今天上午,我在家里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心里非常激动。(点题:读了之后心潮长。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心情。)
这部电影的内容是:放羊倌海娃,机智勇敢地赶着羊群,和日本鬼子周旋,最终完成了送信的任务,协助游击队,消灭了来犯的敌人。(引述:如此这般概括讲。)
海娃真勇敢!真了不起!(议论:抓住核心说一句。)
我现在的年龄也和海娃差不多,但是我却缺少他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妈妈叫我到操场跑操锻炼身体,可是我怕累不能坚持下来;爸爸叫我打沙袋练功,我怕疼怕伤不敢用劲儿;学习中也是拈轻怕重,简单的题还能坚持独立完成,稍微复杂一些的就不肯动脑筋钻研;遇到好吃的就想着多吃点儿,遇到好玩儿的就想着多玩点儿,就是不想着把学习和锻炼放在心上。(过渡,比较,中国,现代,反面,一个人的实例。)
现在我们这一代,有不少人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优待,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光想着吃喝玩乐,不想着学习上进。如果有朝一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海娃当年遇到的那种情况,我们也能够像海娃那样机智勇敢地完成任务吗?(过渡,比较,中国,现代,反面,从点到面,一代人的实例。)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消息:外国的一个幼儿园,在寒冷的冬天,只让小朋友们穿着背心裤头在操场上跑步,而他们的家长就在旁边监督。如果有哪一个小朋友不能坚持到底,半途而退,那他的家长就一定会感到非常的耻辱,一定要亲自拉着孩子继续跑,直到比其他的孩子多跑一圈,才肯罢休;即使是孩子跌倒受了伤,也不肯轻易地叫他中途下来。这使我感到非常的吃惊:他们这样培养后代,我们就不能和他们比一比吗?(过渡,比较,外国,现代,正面的实例。) (联想:古今中外正反想。注意:本文没有选用古代的事例。)
我们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就要自觉地向海娃学习,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培养机智勇敢的好品质,锻炼强健的身体,掌握过硬的本领,准备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结尾:上挂下连谈希望。)
四、注意事项
1、初学者一定要按照这个标准的格式写作,熟练后再作适当变化。
2、读后感的命题是个关键,显示作者的层次高低。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不入流的“等外型”,如“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看后感”等。评卷老师一看标题,就会感觉到,这种文章作者的水平也就在及格线上下浮动。第二种,比较常见的“通用型”,如“读小说《孔乙己》有感”、“电视剧《沙场点兵》观后感”、“看漫画《过年》有感”、“听《法制报告会》有感”等等。第三种,比较典型的“高级型”,犹如本文“吃苦耐劳 从小做起——看电影《鸡毛信》有感”,这种标题由正标题和副标题两个部分组成,副标题等同于比较常见的通用型标题,而正标题是从文章的第三部分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压缩提炼出来的。由于他们两个的有机结合,既能突出中心,又能体现读后感的特点,所以,最受评卷者的青睐。
3、“引述”部分,写前一定要设法详尽收集有关资料。
4、“联想”部分,内容一定要丰富,“古今中外正反”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不可。
5、用心揣摩别人的文章,反复用心体会其结构技巧是学习写作的一个捷径。
一、读后感的概念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二、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将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也是中考常考的一种体裁。
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掌握三个字:读、感、扣。
一、读。要认真地读懂原文,抓住整篇文章的中心和要点。读的是记叙文,就要弄清文章所记的事和所写的人,表现怎样的主题,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读的是议论文,就应弄清作者的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据,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读是写的前提。只有把所读的文章真正理解了,中心抓准了,才会在写的时候不偏题。
例如,写《读< 岳阳楼记>有感》一文,你首先就应读懂原文,把握原文的中心:《岳阳楼记》不重在写景,而在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扣住这个中心来写,文章就不会偏题、跑题。如果你把立足点放在“岳阳楼之大观”或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上,虽然没有离题,但比起围绕中心来写就逊色多了。
二、感。写读后感重点在“感”字上。读文章要善于提出问题,然后去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才会有感受、有启发,才会产生联想。
比如,读了《岳阳楼记》,你就应去思考:范仲淹是什么时代的人?他何以具有“以天下为怀”的“忧乐观”?当今社会是否存在具有这种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我们当代青少年要不要学习这种精神?……思考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感想。而在诸多感想之中,联系实际是至关重要的,写读后感的意义也在于此。
那么,是否要将所有感想都写进去连缀成文呢?当然不能。写“感”,要找准一个“感点”,选准一个角度,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像写一般议论文一样,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淡,贪多求全。
三、扣。初学写读后感的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文章开头扣一下原文,引出本文的观点(感点),然后展开联想,随意发挥,与原文“脱离关系”,毫不相干。这就犯了写读后感的“大忌”。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就是由“读”写“感”,扣牢原文写感想。离开原文,随意发挥,还叫什么“读后感”呢?
“扣”原文的方法是:恰到好处地引用原文的一些关键语句,有意识地引进原文的一些内容;不仅文章的开头、结尾要“扣”,文章的主体部分更要“扣”。做到时时不忘原文,处处扣牢原文。切忌撇开原文,写一篇与原文毫不相干的文章。
但是“扣”原文不能过多地引用原文或重复原文内容,更不能把读后感写成原文的缩写或内容提要。
值得一提的是,写好读后感还要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读后感的结构与议论文基本相同,一般也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分成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感点);正文部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论证;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或强调中心,或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
总之,读后感要有“读”有“感”,先“读”后“感”;有“感”而发,联系实际;扣牢原文,结构完整。同学们只要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写出像样的读后感来。
以上就是读后感属于什么体裁的全部内容,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