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辑推荐

余华的兄弟读后感,《兄弟》读书笔记800字

余华的兄弟读后感?余华先生的这本书写得很真实,很生动,书中的很多事情让我觉得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更是活灵活现。    李光头,一个头脑灵活,世故圆滑,又有点不务正业的人物。那么,余华的兄弟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兄弟读后感300字左右

工作之余,花了将近两周时间,我读完了长达632页的《兄弟》。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借的,借书理由,一是打发时间,不想虚度光阴。二是之前看过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觉得余华作品质量上有保证。带着这样的心理,我开始了对《兄弟》的阅读,可令我未曾想到的是,耗时两周,我才将其艰难地读完。

为何会感到艰难?因为这是一本既令人震惊,又令人惘然若失的书。在阅读过程中,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时而欢喜,时而悲伤。时而明亮,时而灰暗。时而希望,又时而沮丧。看这部小说,无异于同时看了一部喜剧片、恐怖片、爱情片、色情片、童话片、现实主义批判片……

额……请原谅我混乱的描述,这就是我阅读后的真实感受。总之,在这悲喜交加的阅读体验中,632页的篇幅并不显得漫长。可真要一气呵成地,痛快淋漓地读完,似乎又不可能做到。毕竟,太多的感受需要慢慢去消化,人的情感也不太能适应情绪的多种变化。故而,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为何感到阅读艰难的缘故吧!

《兄弟》故事背景设定于两个时期:文化大革命与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内容则是讲述了两位异父异母的兄弟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如何艰难求生,以及在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面对着物欲横流、唯利是图、追名逐利的社会大背景,兄弟俩如何适应,如何选择,最终如何走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兄弟余华读书心得

开启日更挑战,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亦或是能坚持多久。对于拖延症有些厉害的我,深信一句话,凡事先做5分钟。哪怕完成5分钟,也算是一个进步。

近期刚刚读完兄弟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

人们都说,人生阶段,人生阅历不同,甚至读书的次数也会影响到对书的理解,深以为然。

作为人生阅历几乎为零,第一次读《兄弟》的小白我就从读后感开始吧!

《兄弟》作为余华的名作之一给我的冲击力很大,不同于《活着》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同一个时代背景,甚至是同一个家庭里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说实话,我从来不是一个信奉命运的人,但是李光头和哥哥宋钢的人生轨迹千差万别就真的是让人感慨基因的强大。

李光头生父天性放浪,行为令人不耻,后因在公厕偷看女人屁股而淹死。母亲为人正直,一直因此抬不起头来。而李光头生父虽早早就死去,但他的种种仍通过基因完全的遗传给了李光头。这也解释了为何李光头内心的道德底线之低,行为之离谱。

李光头少年时期即开始重蹈父亲的覆辙,偷看女人屁股,而且被人当场抓住游街。游街途中竟没有半点自尊,死皮赖脸之姿也是得他父亲真传。

后因看到大美女林红的屁股而和各路男人做起了生意,以林红屁股,换一碗三鲜面,除了和他父亲一样下流以外,李光头的经商,看人的头脑倒是为后来的发展做了铺垫。

兄弟这本书的启示

《兄弟》这本书,买回来已经半年多了,最近趁着失恋期终于读完了。如同余华的其他作品一样,这本书仍然是黑色封面装帧,所不同的是,这本足足有六百多页,不可谓不厚。不过,跨越两个历史时代下的人物的生活、命运、归宿、恩怨、情仇等,要在一本书中写尽,这样一想,六百多页,其实并不算多。

初次翻开它的时候,便被看起来特别无厘头,甚至感觉有些奇葩的情节所深深吸引了,大脑中也不断在想作者居然会写出这样“粗鄙”的故事,还将此作为一本书的开头,因为偷看女人屁股反被发现这样的情节,从来都是极为不光彩的,生活中更少发生,更鲜为被“爆料”,“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有什么目的?”带着疑问,继续往下读。突然,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以当下的眼光看待书中的人物,将他们“穿越”到了21世纪。我差点忘记了那是中国现代史中的至暗时刻——文革。

主人公李光头因为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被号称“赵诗人”的赵胜利所发现,而远近闻名。凭借出卖偷看到的村里的大美人林红的屁股这一“轶事”,李光头开始到处骗吃骗喝,从吃不饱饭到整日能吃到免费的三鲜面和阳春面,李光头从此在刘村“春风得意”。

如果说李光头粗俗到令人瞠目结舌,那那些为了得到林红屁股的细节而给予李光头免费的面的人则更为粗俗粗鄙。

兄弟这本书到底想表达什么

余华先生的这本书写得很真实,很生动,书中的很多事情让我觉得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更是活灵活现。

李光头,一个头脑灵活,世故圆滑,又有点不务正业的人物。小时候的李光头,无赖,自私,但又有着小孩子的无知和可爱。他和宋刚两兄弟惺惺相惜,在苦难的日子里相互陪伴。虽然李光头就像一个小混蛋,但他的感情却很真实,谁对他好,他心里一清二楚。长大后的李光头,更加机灵,更加圆滑,但依然正直(不管好事还是坏事,自己做的就是自己做的,绝不否认)。做生意成功后,他依然记得自己的兄弟,好朋友,尽可能得给他们最好的待遇。总而言之,在我眼中,李光头是一个自私自利,世故圆滑,但又重情重义,真实坦荡的人。

宋刚,一个憨厚老实的普通人。他小小年纪就懂得照顾比自己小一岁的李光头,对妈妈承诺,哪怕只剩下最后一碗饭也要让给李光头吃。他忠厚,因为李光头和他是兄弟,他便忍痛割爱,将爱人林红推向李光头,哪怕自己心如刀割,也不让兄弟痛苦。他倔强,后来李光头飞黄腾达,林红三番五次让他去找李光头,他始终不肯。他善良,林红出轨李光头,他心如死灰,但依旧希望李光头和林红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是一个让人心疼的角色。

除了两大主角外,还有正直善良的宋凡平,坚强勇敢的李兰,富有同情心的陶青,命运多舛的苏妈等等等等,每一个人物都各有千秋,有着各自的闪光点。

余华兄弟读后感600字大学

个人认为《兄弟》是余华写作姿态最为放松的一部小说,甚至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这种姿态。

《兄弟》呈现出的风格与早期作品那种沉重紧张迥然不同,在行文叙事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处于先锋小说创作时期的余华,叙事简练、行文诡谲,少用口语。 而《兄弟》这本书叙事显得很拖拉、语言明快、多用口语流行语。

说到叙事拖拉,举几个例子,比如福利厂的一帮瞎子、瘸子请李光头吃面,如此铺张浪费笔墨,不仅写了他们点了什么、还写到先吃什么后吃什么。比如李光头第一次做生意失败后,遭到童铁匠、王冰棍、苏妈等人的讨债的场面,完全可以一笔代过,可余华却不吝笔墨一一描写童铁匠等五人是如何讨债,如何打李光头的。

余华其实不适合写长篇,他的小说大都线索简单,一条主线到底(《在细雨中呼喊》除外),几乎可以看成是拉长了的中篇小说。《活着》是如此,《许三观卖血记》是如此,《兄弟》更是如此。

《兄弟》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主要讲述李光头和宋钢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对应的历史时期是1970年代,下部主要讲述李光头和宋钢成年后的经历,对应的历史时期是改革开放后。

诚如余华在《兄弟》后记中指出的那样“前一个是wg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

以上就是余华的兄弟读后感的全部内容,他的结局唯美、悲壮、令人唏 嘘,在夕阳下怀揣着无尽的感激、对余晖的热爱、对世间的眷恋,身后是一生挚爱和发小兄弟的背叛, 摘下眼镜,卧在轨道上面朝⻘天,面朝这一片无常嘻弄的⻘天,他离开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