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营养读后感?当一个人压抑愤怒的时候,这种情绪并没有走开,它拥有的力量也没有消散,相反,它沉入内心更深的地方。有人可能会找一些薄弱的环节发泄出来,比如对更弱的人发泄,或者任由这种情绪在身体里日渐积累,造成内在在的混乱。那么,心理营养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二次读《心理营养》,对孩子的四种天生气质有了更深的体会,怎么依据孩子的天生气质来引导和教育孩子,这是为人父母的一个难题,但处理好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孩子的四大天生气质: 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这四种,哪种占主导,占的比例最大,孩子就是哪种气质。我家老大就是典型的乐天型,老二是冷静型。
二,怎么根据孩子的天生气质,因材施教
1, 优点里发展,缺点里学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家长要学着正视孩子的短板和长处,给予孩子短板更多的成长空间,发挥他们优点的最大益处。
2, 不给孩子贴标签。每个孩子的人生都还刚刚开始,所以拒绝给孩子贴标签,他们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
三,乐天型孩子的教育。这也是乐嘉《色彩性格学》中提到的红色性格。这类孩子积极乐观,性格开朗,渴望肯定,享受人际交往带来的乐趣。所以乐天型的孩子需要多赞美认可,给予温暖和关注,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
四,忧郁型孩子的教育。这类孩子敏感细腻,注重细节,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很容易受伤。所以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营养,培养他们消化情绪的能力,不要轻易指责他们,因为他们天生具备“过度自省”的能力。
书的感觉,兴奋,愉悦,总想知道下一刻作者要写什么。整本书清清亮亮,就那么两部分,深入浅出,只要理解心理学的几个名词,这一本书无论谁都能读懂。
想写的东西挺多,真正写又不知道,从哪入手。看到时想到的就叙述一下吧。
无条件接纳,孩子小时候,0-3个月,我好像做到了(我是十岁孩子妈妈)。那时候休产假,有时间,有精力。跟一个咿咿呀呀的小生命在一起,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宝宝睡足了吃饱了,我会拉着他的小手,注视着他,他每一个呜哇的语音我都会给于回应。他是幸福的,我更是幸福的。现在我真的很庆幸和儿子还有三个月亲密的联系。
3个月之后,我开始上班。当时不懂,又因为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或者是因为我没有明白他的表达。安全感的建立就不够好,我这样认为。因为教毕业班从早到晚都是课,扔下孩子就是一天。当年怕孩子哭坏了,总是偷偷地溜,有时溜不走,孩子一哭,不会安慰,还说,哭也得走,以示决绝。现在想到安全感,是因为孩子大约四岁时的一次,带孩子走在路上,刚下过雨,边接学生家长电话边走路,到一个水坑边时,把孩子包起来跨过水坑,放下,继续打电话走路。几步以后,发现孩子没有跟上,扭头看,孩子在水坑那哭。回去一问才知道,还自以为妈妈不要他了。
读《心理营养》有感
看书的感觉,兴奋,愉悦,总想知道下一刻作者要写什么。整本书清清亮亮,就那么两部分,深入浅出,只要理解心理学的几个名词,这一本书无论谁都能读懂。
想写的东西挺多,真正写又不知道,从哪入手。看到时想到的就叙述一下吧。
无条件接纳,孩子小时候,0-3个月,我好像做到了(我是十岁孩子妈妈)。那时候休产假,有时间,有精力。跟一个咿咿呀呀的小生命在一起,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宝宝睡足了吃饱了,我会拉着他的小手,注视着他,他每一个呜哇的语音我都会给于回应。他是幸福的,我更是幸福的。现在我真的很庆幸和儿子还有三个月亲密的联系。
3个月之后,我开始上班。当时不懂,又因为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或者是因为我没有明白他的表达。安全感的建立就不够好,我这样认为。因为教毕业班从早到晚都是课,扔下孩子就是一天。当年怕孩子哭坏了,总是偷偷地溜,有时溜不走,孩子一哭,不会安慰,还说,哭也得走,以示决绝。现在想到安全感,是因为孩子大约四岁时的一次,带孩子走在路上,刚下过雨,边接学生家长电话边走路,到一个水坑边时,把孩子包起来跨过水坑,放下,继续打电话走路。几步以后,发现孩子没有跟上,扭头看,孩子在水坑那哭。
这段时间,在王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别让小事误了孩子未来》这本书,作为一名家长,读完这本书后,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书中对家长怎样教育好孩子的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观点和方法说的非常全面和实在,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使我深深地懂得了很多小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我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去教育孩子。
以前总是认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理教育就行了,作为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合理的学习环境就行了,只要学习好听话就行了。其实远远不止这些。
这本书第一章说的是“强人”必须先“强心"。补充孩子的心理营养,这里面有一章节说的是别让自卑感牵住孩子的鼻子,这是我之前做的非常不好的一点,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哪哪都不好,总会当着孩子的面说他的缺点,这一点是非常不好的。对待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每一个父母都需要有一种意识:无条件地接纳他,肯定他和保护他,只有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父母才可能真正的理解孩子的行为,只有肯定孩子的某些表现,父母才能激活他的向上成长的本能,只有无条件的保护孩子的身体和心灵,父母才能为孩子创造出一个自由的、宽广的成长空间。
第二章说的是不要相信“树大自然直”:克服孩子的性格弱点,让孩子从小自信、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鼓励孩子用勇敢代替胆怯,让孩子不再害羞;面对任性,不可心软,培养孩子的耐心等。
说实话,《心理营养》好友推荐了好多次第一次推荐的时候我就买了,但是买来放在书柜上一直正式读。以至于当我拿到书的时候,才知道,第一次印刷的都被“抢”光了。拿到书后,用了一个星期的睡前时间,不仅读完了,还做了笔记。在育儿书的阅读效率里,算是很高的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边看边回想,边看边反思。结合自己这3年多的育儿经验,结合我身边人的故事,结合我三十年的生命过往。一方面是在探寻,一方面是在印证。探寻在孩子的生命中,这“五大心理营养”的奇妙之处,印证生命中“五朵金花”的魔力。
一本连推荐序都让你连连称道的书
每次看书前,我都会浏览一下推荐序,这本也不例外。本书的两篇都是从事育儿媒体方面的资深主编。连推荐序中都金句连连,像点中你的命穴一般,不停点头称赞。“父母总是会以当下之所之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正是靠着这句话,我在不断的跟自己的父母和解,如今又不断的与自己和解。从接触到“原生家庭”,开始剖析自己的成长,很多性格上的问题都会明显发现家庭的烙印。比如安全感问题,一个小时候缺乏安全感和肯定的人,在遇到自己的亲密爱人时,会不停的试探和所要肯定和安全感。这也是我跟老公认识以来所有争吵的根源。开始我会抱怨,为什么我的家庭带给我这些沉重的情感包袱。
以上就是心理营养读后感的全部内容,在跟这些妈妈交流的过程中,还没有接触到“心理营养”的概念,但所有问题的核心,都指向了“联结”,也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单纯就孩子的偏差来“下药”,绝对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很多时候,我会问一些“废话”,比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