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读后感?此章读后感,主要是了解美国银行体系关键特征。 一、 什么导致金融危机: 信息不对成(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阻碍资本有效配置,这种现象叫金融摩擦,金融摩擦导致金融危机。良好的金融体系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 二、那么,货币金融学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RIA阅读法读书笔记
看了《这样读书就够了》这一本书,发现了一种很重要的方法-RIA阅读法。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读,自己用方法读(自己是拆书家)。
A(Appropriation)将学习的知识拆了自己用。
我一翻开这一本书,就被书的引言部分吸引了。阮熙紫和催胜军们这些中小企业家为什么如此相信刘一秒的课呢?刘一秒,大师or骗子?
看到后面,才明白书的目的是教我们如何去拆书,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够用的上的能力。这句话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但如何去做到却是非常难的。书中有两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问题一:为什么有一些学习方式更有效,而有一些却不行?
问题二: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职场工作者们快速增加能力?
我思考后给出的答案是:1.寻找一种合适自己学习的方式去学习。这一种合适的方式是经过时间的摸索与检验的。2.通过自我学习来增加自己的能力。自我学习可以有多种方式。
因为家庭的原因以及自身的爱好,我认为自己看的书还是不算少(相对同龄人而言)。我常常也很苦恼,看了这些书,除了近视,似乎并没有给我带来效益。现在,看了这一本书,我发现是自己没有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著,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约翰.穆勒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费.李斯特著,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多梅尼克.萨尔瓦托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英文)版
《国际经济学》[美]彼特.林德特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英文版。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编国际经济学》,曲如晓,闫庆悦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经济学——理论.机制.格局》,杜厚文,朱立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经济学》,张幼文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辅导,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贸易》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学》, 赵春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 尹翔硕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 陈宪,韦金鸾等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学》, 朱钟棣,郭羽诞,兰宜生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货币银行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
xxx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反对社会是脱离个体心灵的精神产物的看法,认为社会不是个人的总和,而是由互动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总称。他把社会学划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他提出理解概念,认为研究者难免带上主观的价值取向,其知识也具有主观的和相对的性质。他创立了小群体的形式研究。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出发,提出冲突的存在和作用,对冲突理论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还对文化社会学有突出贡献。xxx的唯名论、形式主义、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思想和理解社会学思想,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德国社会学家,同时对美国社会学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xxx的哲学观属于先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他认为,随着选择性的创新,人的认识会不断进步,个体将得到发展,但人不可能仅凭思考而对生活有全盘的认识。人类不断发展文明,意图获得更多的生活可能,可在不知不觉中,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更多东西,反过头来使自己偏离的原本道路。诸如货币产生,为了便利生活与交易而生,但最后衍生出来的新的、高度匿名化的现代生活,却使传统社会一去不返。这种论调类似xxx在看待资本主义与科层制度时,其所产生的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 。
什么是一般等价物? 就是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可以让交易更公平的东西 。这个东西需要有易保存、易分割、易计量等特征。(例如:古埃塞俄比亚、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商周以前的部落时代都曾经用盐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当进入到文明社会之后,人类找到了一种更适合成为货币的东西:金银。
马克思曾经说过:“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句话的前半段很好理解,金银出现在人类面前之初,人类对于金银的兴趣只停留在它们能够作为装饰品或器皿,所以纯天然的金银并不是货币。但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人类逐步淘汰了一些易于冶炼(如:铁币)或分布极为不均(如:贝币)的货币,慢慢地发现金银才是最好的货币。
为什么呢?因为金银满足了以下成为货币的特点:1.不易被生产出来,具有极高的识别性和单位价值;2.很容易携带与储存;3.容易被分割与计量;有了这三个条件,加上人类数千年的习惯,渐渐就奠定了金银在经济体系同不可替代的地位。金银作为货币,不但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更具有财富储藏和财富投资的作用,因此,在金融世界里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金银(或金属)作为货币的历史十分漫长,在人类上千年的发展中,货币一直以金属的形式出现。
历时两周,89.2万字460页的大砖头终于读完了。通勤时间听音频,闲时读书,只能说粗略翻阅(因概率与数理统计知识遗忘较多,故书中涉及公式类一般跳读)。计划专业书籍通读后,此书至少还应细细读两遍。个人评分9.5。
一、关于金融入门教材的比较
目前国内高校流行的金融学初级教材有以下三本:
1、《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金融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金融学》,博迪、默顿、克利顿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是货币政策与理论的经典入门教材,是美国最流行的货币银行和金融高等教科书之一。该书的论述相当详细,由易到难,用大量实例把晦涩难懂的知识讲得透彻明了,深入地将制度、经济学模型、概念以及各种各样的实际应用完美结合在一起,全面、生动地分析货币金融学领域的各种问题。该书侧重于宏观(本人未读)。
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的国内教材大多内容具体而微,相对枯燥乏味,该书对金融范畴、市场和中介、货币、宏观经济、监管等方面的基本概念、西方以及中国等各种理论以及目前中国的实践经验做了完整的概述。很多人评价最适合国内学生的金融学入门专业书(目前我只读了三分之一)。
博迪、默顿、克利顿合著的《金融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统一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几乎囊金融领域所涉及的全部问题,便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金融领域。
以上就是货币金融学读后感的全部内容,1、《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金融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金融学》,博迪、默顿、克利顿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是货币政策与理论的经典入门教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