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一)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不是鄂温克人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呀。”这样的话我确实也听过了许许多多遍。不过这句话确实也不假,我的爷爷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鄂温克人,可是足骨老早就病逝了。那么,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最深的感受是人与自然的身心交流.人不是自然的主体,人和自然都是客体,或者说都是主体,它们之间没有主仆之别,没有主次之分.因为自然之中有神的存在.神惠及万物,包括人.这是鄂伦春人的生存姿态,也是他们的生活哲学.一种简单却很伟大的哲学.他们穿梭在丛林深处,虽然活着不易,但他们懂得自然和神灵一样也活得不易.他们让驯鹿晚出早归,向自然索取应该属于自己的猎物.如果猎到了熊等重要的野兽,他们在通过仪式送走它们的灵魂,因为灵魂不能被玷辱,不能被消费.在神和灵魂的庇护下生活,他们安详,充实,坦然,无所畏惧.尽管他们不是一个乌托邦的社会,彼此之间也同样有爱恨情仇,但他们永远都会将权力供奉给神,以及代表着神的意志的萨满.
遗憾的是,现代的文明正在改变这种生存方式.他们要让驯鹿远离丛林,远离新鲜的苔藓,远离自由无束的岁月;他们还要让山民们过上“舒适”的生活,看上电视,用上电灯.然而,没有了自由的圈住生活,驯鹿迅速陷入了焦虑;而看不见星星的夜晚,鄂伦春人再也找不到香甜的梦境.迟子建以她温婉的叙述方式,展示了鄂伦春人的困苦、迷茫和感伤.他们似乎没有了魂魄.无疑,这也是现代人生存的一种尴尬,或者说是一种悖论.至少,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有更好的手段来解决这种悖论.
在这本书中,作者全方位展现了世代在白桦林与茫茫雪原间繁衍生息的鄂温克部落中的男男女女,他们的恩怨情仇、生老病死.这些生来漂泊的游牧者在书中挥洒着最接近人类本原的人性,胸中漾动的是火般炽烈的情感.长久游牧生活带来的漂泊无依反而激发了人与人之间更强烈的彼此依赖,他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有着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价值观,也有着现代人早已迷失的真诚.部落里跳神的萨满、冰天雪地间人与自然的对抗、情与欲的纠结撕扯、生命的世代轮回……使整部作品笼罩在浓厚的魔幻色彩里.通观全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迟子建为书中众多人物“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生”,伴随着的便是结局迥异的“死”.这些不掺杂太多社会因素的生死,固然或曲折或惨烈,伴随生死的某个故事段落或许令人欣喜若狂或扼腕叹息,但这一切放在整本书里,放在“我”九十年的漫长生命记忆中,就仿佛自然界的寒来暑往,显得如此顺理成章,甚至波澜不兴,完全湮没在时光中,镶嵌在迟子建的笔触起落间.
总观中外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籍贯和故乡,对于他的写作题材,对于他营造的文学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鲁迅作品与绍兴,沈从文作品与湘西,老舍作品与北京,汪曾祺作品与苏北高邮,肖洛霍夫作品与顿河,福克纳之与美国密西西比州,萧红之与呼兰河,以及现在我们要研讨的迟子建作品之黑龙江漠河一带,莫不如此。作家少年、童年、青年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极大地影响着未来作家写作的品格。故乡的土地、山水,永远是作家的文学之根。正如迟子建所说:“故乡和大自然是我文学世界的太阳和月亮,照亮和温暖了我的写作生活。”迟子建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她家乡的山峦河流、茂林草香,牛马鱼鹰,星星月亮,还有大自然的清新、神秘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纯朴和善良。她从小对大自然极度敏感,认为那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具有生命和灵性。她的众多作品,像自然那样朴实、灵秀,富有诗意。《额尔古纳河右岸》,通过一个九十岁老人一天的回忆,叙述了鄂温克民族百年的沧桑史。作者为我们营造了这样一个文学世界:那里有穿着皮衣、划着桦皮船、以打猎为生的牧民们,那里有夜晚可以看到星星的帐篷,那里有茂密的森林和丰沛的河流,那里有充满神秘气息的萨满教,有人死后实行风葬的习俗,有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歌舞,更有爱吃苔、石蕊和蘑菇的驯鹿。
看完这本小说,有种想马上奔向额尔古纳大草原的冲动……
先来说说额尔古纳河的来由:
额尔古纳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地区,是黑龙江的正源,史称"望建河"。在蒙古帝国时期是中国的内陆河,公元16世纪末,俄罗斯南侵,康熙皇帝为了同卫拉特的噶尔丹争夺蒙古地区的控制权,匆匆忙忙于1689年同俄罗斯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割地求和,将额尔古纳河以西划归俄罗斯,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中国领土,左岸为俄罗斯领土。
额尔古纳河全长970公里,以海拉尔河为上源,全长1666公里。主要支流有克鲁伦河。总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山岭森林,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
这是第一次读迟子建的小说,本想是看看能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书是个什么样?就跟当初想知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孤独》是什么感觉一样,看完之后觉得这就是一本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不同的是迟子建的文字温情脉脉,真挚清澈;字里行间又透着女性独有的忧伤、 悲悯情怀。单这点比起晦涩难懂的《百年孤独》来,不知强了多少。
迟子建写的文字真美,那文字散发出的幽远的意境,古雅的美感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走进她的书里,感受着当时的气氛,当我读到“我们的驯鹿,他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风里来!风里去!
好的文字,不仅有画面感,也是有味道的。那种微妙又独特的气息,幽幽的从那些你只消得看上一眼就毫不怀疑就是你调调的铅字里散发出来。诡异的,像是异性之间那种原始体味的吸引。
回想一开始,我在简介里看到它开篇的第一句,即有一种被按在椅子上的困顿。是那种,纵使周遭所处环境喧嚣混乱、纵使前一分钟还被现世折磨的心烦意乱,在看到这文字刹那,依然能把你抽离现实、让你思绪拉远、让你甘之如饴停下来的困顿。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我猜想它会否与我之前所喜爱的《尘埃落定》一样,是那种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故事。就像是那些民族风大摆裙上错落有致的花纹,定是别有一番自己风味的。
在下单的众多书籍里,只有她作为第二批订单姗姗来迟。当天晚上,我即开始躲在电热毯烧得老热的被窝里开始阅读。
我想'清晨"与"正午"的书写,作者定是一气呵成,因为我也读的格外顺畅。在"黄昏”时,进度慢了下来,尤其在看了一个豆友的书评后。这一停,就是好些时候。
当我时隔多日终于又投入到书里的情绪一鼓作气看完全文时,时钟正指向凌晨12点。
故事里连绵不绝的死亡,反倒叫我的意识无比清醒。
额尔古那河右岸读后感(一)
这是我用了一天下午的时间读完的一篇小说,我似乎跌入了一次史诗般的旅程,而且伴着满腔的热泪。心底里的某一处在咆哮着,忍着的呜咽让坐在我隔壁的朋友侧目。但是我真的是承受不住心底里的那股激烈的情感的流动,身临其境般的令我震撼:这是一个90多岁的女人对自己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进行的回顾,重新讲述,就好像她的一生活过来了,再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女人从出生到长大婚嫁,生孩子,孙子女的诞生成长,百年的沧桑欢愉,里面夹杂着神秘的力量,严寒,艰辛的生活和清澈、深沉的挚爱,无比鲜活
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神秘画卷,似一曲从额尔古纳河右岸飘来的木库莲……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作者以一个九旬老人、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独有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里面的严寒、猛兽、瘟疫等灾难,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和激烈的爱恨,原始的生活习性,蕴涵着最真挚的人类情感……每一个民族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上演着历史的改变。即使是这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
以上就是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的全部内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读后感1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了生活在中国东北山区的鄂温克族人们的历史变迁和演化。打开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民族的历史。风格不粗糙,充满了温暖和同情。读完这本书后,是我不得不提笔写下自己的感触。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