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篇一】 翻开面前的《季羡林自传》,我不禁为里面幽默的文字所吸引。翻着翻着,我也不禁开始领悟到里面的道理了。 在《季羡林自传》中,我所理解到最深的一点就是要微笑面对生活。那么,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读后感作文?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作文就叫“读后感作文”。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读书笔记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读书笔记1
假期快结束了,对于漫长而艰苦的实习,我是一个字也不想提了。
然而今年暑假我与县医院似乎特别有缘,从7月4号开始实习,到8月20号实习结束,然后因为姥爷20号发烧住院,至今还没出院,我整整一个暑假不隔天地往县医院跑。然后,暑假就这么结束了。
我开始思考这个暑假,然后发现,这个暑假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就是我发现我缺少一种平衡,在我与书之间哪怕暂时的平衡。
暑假伊始,我心血来潮,想要一星期读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从上了大学后读书太少,甚至连读者青年文摘都甚少看。觉得自己再不读书就会枯萎,干涸。以前读书,最爱是小说,其次是传记之类,其次是一些科普读物。读了四五本书之后,我又开始思考,读这么些个书,有什么意义呢?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我是很爱思考的人类。不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需要思考。然而我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读书这件事。
我爱读书,勿庸质疑,但却从未思考过读书对我的意义。袁枚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花了近十天的时间,看完了厚厚的这本季羡林《我的自传》。他的散文我是喜欢的,再加上近来媒体热炒他的失画事件。在图书馆看见这本书,我自然是不肯放下的!季老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无数,单就《东方学》中的梵文这一项,就足以使后人仰慕了。这是一种极难懂的印度佛教文字,至今国内以几乎无人识得了。也就是这种文字,季老潜心研究数年,在文革期间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传达室里翻译了数百万字梵文作品。其他各门类学科均有建树,几十年研究学问笔耕不已,孜孜不倦终成大家。是当今国内文史类公认的大师。其实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对于季老的任何评价,再多的赞美之词都是徒劳的。我能做的不过是想抒发我的一些感受吧。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凡成就大学问者,出身不是书香门第,便是没落的官宦人家,像季老这样出身贫寒的真是少之又少!他出身一个北方的农民家庭,没有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除了一个有远见的叔父鼓励他读书外,其他与一般的普通农民无异。他是怎么从一个农民的儿子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这一点给我的感触颇深!我想,他个人的天赋加勤奋是主要的,当然,当时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并非像我们现在想象的那样糟糕,他6岁入私塾,7岁入新式小学10岁以学外语,大学期间因成绩优良获得家乡县政府颁发的奖学金。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又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季羡林6岁离开父母,跟叔父到济南读书。从私塾、一师附小到新育小学,因为认识“骡”字而直接读高校12 岁考入正谊中学。15岁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季羡林因第一学年连续获得两个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长奖励的两件墨宝,“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得到国文老师、著名作家胡也频、董秋芳等人亲切教诲和鼓励。这里学习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可见,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阳光的造福工程,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肩负着创造人类未来的历史使命。
文化老人季羡林先生2009年7月11日逝世了,享年98岁。如此高龄去世,在过去被看作“喜丧”。老人一生历经沧桑,有起有落,忧患过,也欢喜过,走时终究福寿全归、功德圆满。
季羡林先生走了,他也带走了的一段让人唏嘘感慨的历史。他漫长的一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和共和国几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仍笔耕不辍,思想常新,保持着良知与清醒,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他逝去的消息时,都会感到他音容宛在。那个可爱的老人形象,在我们心中一定很久都不会磨灭。
我在1980年代末,就对季羡林先生译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爱不释手,当时并未注意译者。七卷本的史诗,给过一代诗人很多影响,记得当年海子去世时,居室的桌上就整整齐齐地放着这套史诗。
到1990年代末,读到《牛棚杂忆》时,才对这位有良知的文化老人有了真正的了解,那时季羡林先生已年近90岁。这本书虽只有20万字,却是一部浸透了血泪的知识分子心灵史。这是一部苦难之书,他透过对一个时代历史真相的触及,通过对自己炼狱经历的反省与忏悔,让人们能够更真实地面对这段历史。这也是一部拯救之书,期望能把每一个人从历史的阴影中拯救出来了。
【篇一】
翻开面前的《季羡林自传》,我不禁为里面幽默的文字所吸引。翻着翻着,我也不禁开始领悟到里面的道理了。
在《季羡林自传》中,我所理解到最深的一点就是要微笑面对生活。
季羡林先生身为一代奇才,获得过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国语言,尤其于吐火罗文,是中国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可他的童年却十分贫困,他称之为“最穷村中的最穷的家”,可见他的生活艰苦。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他回忆起来,却也是用轻松的笔调将它记下,甚至都能在那灰暗的生活中找到一点有色彩的地方,童年时与伙伴的嬉戏,因偷吃饼子而被母亲追打,早上的半个白面馒头,竟都成为了季羡林这一代宗师的珍贵记忆。季羡林先生微笑着回顾自己的童年,于是,如此灰暗的童年,在读者的眼里似乎也变得美好起来。
在季羡林先生的后半生,他又遭受文化*,这远比他的童年要黑暗。在这恐怖的十年中,无数文学界的人才被残害,最终自杀,能坚持到*结束的寥寥无几,季羡林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季羡林先生在刚刚开始接受批判时,也曾想过自杀,可是,他后来逐渐习惯了,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批判,对于批判词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恐怕在*期间能保持这种心态的人是几乎没有的吧。
以上就是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的全部内容,不是可感的东西太少太轻,相反的是太多太重。有些时候就是这样,物极必反,太多太重,扛不动拎不起,反而空灵了,索性就把它放回了原地,存到了心里。《季羡林自传》,“传”到了95岁。一个文化“大家”,用书籍、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