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辑推荐

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

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那么,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兰州烧饼
这玩意儿是能告诉的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看来你第一句都没懂啊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各不相同,只要你“虚”心,“有”心,那么你能从中读到对你有用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借鉴,那么别人走的路肯定不会为你开通。
还有那个中国乐呵呵的看法我实在不能认同,什么是无?是有的基础,为什么要无?为了唯有打基础,那人纯粹的空想主义,是不长久的,拿到现实是站不住脚的,老子讲的是天道与人道的结合,无情与有情的统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啊!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三、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四、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 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五、老子的政治及社会哲学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看《道德经》 思如何做人
如果观察中国古代的众多经典,大家就能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经典中都提到了行善事、积善报的好处.比如《周易》中就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点说白了就是教育我们做一个好人或者说教育我们把人做好了.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人做好呢?其实我们在《道德经》一书就能找到答案.如果说做好人,如何来对待他人肯定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主要是在与他人打交道,那如何对待他人呢?在 “今天”我们常能听到身边的人们发出这样那样的抱怨,抱怨他人的不够善良,抱怨他人的不讲诚信.可是我们却始终没有发现我们自己究竟有没有哪儿做错了?我们的心态良好么?我们自身有没有为这个社会的更美好而起到正确的导向价值呢?回答或许是否定的.这也说明我们做人做的并不好,并不成功,我们或许连正确的标杆都没有找到,都不清楚.那什么才是标准的答案呢?《道德经》书中第四十九章写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圣人常是没有没有私心的,他们以百姓的心为心.善良的人我会对他善良,不善良的人我同样会对他善良,从而人人都能够善良.诚信的人我信任他;不诚信的人,我也同样信任他,从而人人都会信.老子在几千年前就通过观察发现圣人的处世之道就是标准的答案,是能给社会的更加和谐美好起正确的导向作用的,是值得去推广的.因为在圣人的眼中,并不是只有自己的存在,而是怀揣着天下人.是爱天下人的.他们不是只对善良的人善良,而是对所有的人善良.不只是对讲诚信的人诚信,而是对所有的人诚信.这样的思想是不仅仅的局限于这小小两点上,扩张来说,是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去一个善良的心去善良的对待所有人包括的所有过失,去爱所有人,从而感化他们,使他们也更加善良,更加拥有道德.不言而喻能够做到以善良的心去包容天下人,感化天下人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倘若谁能够做到,却不只能给这个社会带来很大的潜在的价值而且还能使我们生活的更好.在《太上感应篇》中就有这样的一段叙述.“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我们结合这两部书所表现的思想,仔细的思考思考,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可能都没有按上面写的,去为人去处事,所以我们的生活的质量才不高,我们的心情肯定不愉快.其中的原因是很显而易见的,我们就拿老子所说的那个例子来讲,当一个不是很善良的人对我们不够友善,而且可能也伤害到了我们的时候,我们如果因此而怀恨在心,因为这件事影响到了我们的心态,让我们产生了邪念,我们就很有可能去报复那个对我们不善的人,这时我们就成了不善的那一类人,而被报复的人,当然和我们一样也会受到伤害,也会影响到他心态,从而他就很有可能去变本加厉的伤害别的人,别的人再去伤害其他的人,这样就造成我们人和人的相处也就越来越淡漠甚至越来越对立了.很多人看到了我们的所做所为,也不愿意与我们接触.必然就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可是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时,拥有圣人那样的心态时,我们遇到了别人的伤害,我们看什么问题就能呈现一种“正思维”.我们会换位思考,或许就会发现别人的伤害可能是无意的,我们就能发现社会中大家都是很善良的,没有谁愿意去伤害他人.在那种心态的良好作用下,退一万步讲,那个人确实是有意的伤害到了我们,我们也能够对不善者做到“吾亦善之,”,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个人同样会因为你的善行而感动,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就会悔悟,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些人痛改前非后,常常会有做出人意料的良好表现,会做更多的好事,会感染更多的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被劳教的失足青年,反而出狱成了一个大家学习的榜样.通过老子的这种“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的思想的提示,我们就能看到当有一个正观念导入时必然会对人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我们大家算一下,如果我们一人最少感化一人,被我们感化的那一人,也去感化一人,这样我们的生活怎么可能还有不善者的存在?怎么可能不美好呢?所以我们提议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具备老子所提倡的这种“以德化人”的思想,用我们自己的德行,来感化众人,影响众人,从心底去众人,关心众人,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这样不仅仅是帮助众人,同样也帮助了我们自己!在《道德经》这本书中第四十六章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圣贤老子看来其实最大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婪的欲望,常常能够知足的人,而会常感到满足.我们仔细想想圣贤老子的这句话,是多么的富有哲理啊!虽然就短短的几句话,但却揭示出了人性中最大的弱点,就是过度的贪欲不知满足.正是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去盘点一下我们从出生到今天所有的痛苦,那些痛苦有多少是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呢?恐怕都是吧,我们单纯的认为,只要我们能拥有了那些我们想拥有的物质时,我们就会开心会满足会幸福.可是我们真正满足了这个欲望时,我们就又觉得这个欲望的满足却不能给我们带来我们起初所希望的快乐了,这时我们又有更高层次的欲望.期待那更高层次的欲望,能给我们送来欢乐.我们又为此去努力,去奋斗,可是我们却没有发现这个欲望的后面还有更多的欲望潜伏着,我们可能一生都在追逐,却忘了我们到底要追的是什么?究竟是要追求欲望?还是追求快乐?我们忘了追欲望是为了得到快乐,其实不用等到我们即将离开人世的那天,就在现在我们回头看看我们过去所争的那些,又有多少在今天我们觉得是有价值的呢?可能大家都会说很多欲望的追求其实是得不偿失啊!我们忽视了关键的一点,就是虽然欲望是不可能永远满足,却不带表我们不可能拥有快乐.因为当知足时,我们就会满足满足了自然就会快乐就会幸福.有一学者曾经说过恶这个字是由一个亚一心组成,当一个人心态成亚健康时就是恶.是啊,我们心态不好时就时常会出现语恶视恶等等不好的行为.我们现在很多人整天就是带着亚心态在生活,所以他不快乐,生活的不好.他们忘记了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思想.不知道有时得到的不一定就好,没得到也不一定全不好,“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个中学课本就学过的知识,却被他遗忘了.前一段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是讲一个打工的老师傅名叫张德明眼睛受伤,结果他毅然坚持把自己的眼球取出,拿眼角膜帮助别的人,他对受捐者说“人活着就是帮人”,使我很震撼很感动!结果受捐者受他的影响,其中一位受捐者也愿意把自己的眼角膜在死后捐出,另一个受捐者四岁的小女孩的父亲也愿意死后捐出眼角膜,他们三人的捐助号仅仅的相连从450-451-452,这使我从中看到“以德化人”的爱心传递.是啊一个人拥有了好的品质时能够感染更多的人,记得老子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其实当一个人真正的能像老子一样拥有三宝时我们就不光可以改善自己,还能帮助他人.让我一起好好做人,好好的帮助他人,感化他人吧!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以上就是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的全部内容,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