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不言禄读后感?告诉我们记叙了介之推在决定归隐时与母亲的对话,深刻批判了争功请赏、猎取名利的不齿行径,颂扬了介之推母子不贪求名利福禄的高洁品行。全篇富于故事情节性与戏剧冲突性,结构完整,人物形象刻画十分到位,通读此篇后,那么,介之推不言禄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告诉我们记叙了介之推在决定归隐时与母亲的对话,深刻批判了争功请赏、猎取名利的不齿行径,颂扬了介之推母子不贪求名利福禄的高洁品行。全篇富于故事情节性与戏剧冲突性,结构完整,人物形象刻画十分到位,通读此篇后,介之推藐视富贵、正气凛然和母亲不动声色、旁敲侧击,都一一跃然纸上。
文学赏析
故事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叙事富于故事情节性与戏剧冲突性,这是《左传》文学艺术特色之一。介之推追随晋文公流亡在外长达十九年,曾割股之肉给晋文公充饥,但在回国后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向晋文公索取封赏,而是超然隐遁,可谓高人。
此文通过介之推与其母的对话来表白介之推的心迹,颂扬了他不居功孤高自守的品德。全文共一百九十四字,却生动地刻画出功成身退、正直清高的介之推形象。介之推认为君王上应天命,功臣不应邀功请赏,这一出世高蹈的思想,成为后世清高淡泊的隐士所奉行的准则。
读《介之推不言禄》,在赞叹介之推精神的同时被推母的气节折服。古人对女性的束缚多,较男性来讲,有名的女性极少。就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介之推的母亲深明大义,具有英雄气概哥和宽广的胸怀,毫无保留的支持儿子,隐归山林。
即便后来被晋文公放火烧山,母亲也从未想过和儿子逃出去,宁死不屈,抱树而亡。
介之推因爱国而割股食君,推母因爱国而坚守节操与原则,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令人敬佩。
一、介之推与母亲的对话
文本描述了介之推在决定隐居时与母亲的对话,深刻揭示了争名逐利的卑劣行径,并高度赞扬了介之推母子不图名利、高洁的品质。
二、故事情节与戏剧冲突
全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结构紧凑,人物形象刻画入微。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介之推对富贵的蔑视、正直的气质,以及母亲巧妙地引导和启发。
三、《左传》的文学艺术特色
本文体现了《左传》的文学艺术特色,即有头有尾、结构完整的故事叙述,以及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
四、介之推的高尚品质
介之推追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曾割股肉为其充饥。但回国后,他却不像其他人那样向晋文公索取封赏,而是选择隐逸生活,展现了他高洁的品质。
五、文本的深刻内涵
本文通过介之推与其母的对话,揭示了他高尚的心迹,赞扬了他不居功自傲、淡泊名利的品质。全文仅一百九十四字,却生动地刻画出介之推功成身退、正直清高的形象。
六、介之推的隐逸思想
介之推认为君王上应天命,功臣不应邀功请赏,这一超脱世俗的思想,成为后世清高淡泊的隐士所遵循的准则。
读《介子推不言禄》有感
偶翻旧书,发现《介子推不言禄》一文。细细读来,感慨万千。
介之推不言禄
(先秦)左丘明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翻译一下,则是:
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
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君侯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盲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能够象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以上就是介之推不言禄读后感的全部内容, 读《介之推不言禄》,在赞叹介之推精神的同时被推母的气节折服。古人对女性的束缚多,较男性来讲,有名的女性极少。就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介之推的母亲深明大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