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读后感?那么,走路上学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荒凉的热情和唯美
缺水的西北荒漠,贫穷的山村,清贫而热心的老师,活泼的孩子,勤劳朴实的妇女,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典型。我们看过《一个都不能少》这一类反映贫困地区儿童学习生活的电影,都不禁为他们落泪。但是这部《上学路上》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用一种诗意的表达为我们展现了物质的贫乏和精神的充实。看过之后,你不会因他们的困苦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你也不需要表现出那卑微的同情,你只会为他们鼓掌,并深深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你只会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很远。在这一点上,《上学路上》可能远远超过其它的反映贫困地区儿童生活的苦情片,它的目的,不是要你来对比贫穷与富有。
故事从放假开始,下学期要涨学费,可是我们的王燕同学却面临着交不起学杂费的困境。于是她开始利用她能想到的一切,赚钱交学费。其间,又有相亲认识的会做生意的男孩。在她的一系列“做生意”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她坚强乐观的品质,也看到了西北地区的人情风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卷。故事和画面都很唯美,像一剂心灵良药,甘苦交融。
有时候,震撼人心的,不一定是苦难本身。 感动,并不一定要让你掉下眼泪。
《走路上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瓦娃和娜香小姐弟俩,为了到江对面学校去上学,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的故事。
先后获得华表奖、金鸡奖和平壤国际电影节大奖等重要奖项。
==========
【观后感】
这是一部很令人感动的故事片
感动的最深刻原因,是因为影片的真实:
从故事原型,
到人物,
到那艰险的场景,
以及孩子们那艰难的求学之路,
最重要的,是那令人感铭肺腑的求知之心……
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姐姐为了到对面去上学,而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弟弟向往上学却因溜索的危险而被呆在家里。后来姐姐因弟弟的新鞋而坠落江中,弟弟从此沉默寡言,直到政府修建了一座新桥,他才得以“走路上学”。
瓦娃是一个7岁的傈僳族孩子,他对于姐姐娜香每天能和小伙伴一起溜索过江读书好生羡慕。妈妈坚持要瓦娃等爸爸回来带着才可以溜索。可是,在外打工的爸爸总也不回。
终于,没能抵抗住来自对岸的诱惑,瓦娃独自偷偷溜索过江了,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学校。没想到,瓦娃溜索过江的秘密居然被第一次来家访的聂老师戳破了。是聂老师送来的那双红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里。他答应妈妈和姐姐:有了这双鞋,他就不再偷着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这双漂亮雨鞋还给了姐姐。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谁也想不到,因为赶着给弟弟送一双新鞋回来,姐姐娜香失手从溜索上坠落江中……从此,瓦娃对于溜索有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并再不敢上溜索一步。
春暖花开的季节,马吉乡第一座“爱心桥”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下,顺利建成,瓦娃终于得以第一次走路上学。在初春的阳光里,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俩手牵手,小鸟一般从桥上飞过……
直到看完整部影片,到了末尾,才终于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才又回到现实中
才想起我们自己
每天坐在明亮的课堂里
每天轻松的上学放学路
可是,我们大部分学生,却缺少影片中的他们那不懈求学的心……
看完影片,我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走路上学》观后感_200字
星期日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到坂田大会堂观看《走路上学》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了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溜索上学的感人故事。姐姐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上学。当弟弟听着姐姐从学校带回来的知识,也想去上学,他不顾妈妈对他溜索过江的禁令, 偷偷地到对岸看姐姐读书。
城里的老师还送给每个同学一双雨鞋,其中也有弟弟一双。娜香为了抢救老师买给弟弟的布鞋,自己掉进江里……我当时就哭了,因为娜香就这样离开了。六个月后,政府在怒江上修了一座桥,瓦娃终于可以上学了!看完电影,我今后更要好好学习,勇敢去面对各种困难。
请采纳,谢谢
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为了到对面去上学,而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 过江的故事。 瓦娃是一个7岁的僳僳族孩子,他对于姐姐娜香每天能和小伙伴一起溜索过江读书好生羡慕。妈妈坚持要瓦娃等爸爸回来带着才可以溜索。可是,在外打工的爸爸总也不回.终于,没能抵抗住对岸的诱惑,瓦娃独自偷偷溜索过江了,是聂老师送来的那双红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里。他答应妈妈和姐姐:有了这双鞋,他就不再偷着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这双漂亮雨鞋还给了姐姐.谁也想不到,因为赶着给弟弟送一双新鞋回来,姐姐娜香失手从溜索上坠落江中……从此,瓦娃对于溜索有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并再不敢上溜索一步。 春暖花开,马吉乡第一座“爱心桥”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下,顺利建成,瓦娃终于得以第一次走路上学。 让我回想起同样是一片蓝天,同样是一样的年龄,看看我们上学的路,再看看他们上学的路,看看我们的学校,再看看他们的学校,真是天壤之别!我们太幸福啦,我要奋发学习,克服一切恶困难,掌握本领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尽力帮助山区孩子早日实现上学的梦想!
今天,我观看了由学校组织的《走路上学》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深有感触。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怒江边上。姐姐娜香,弟弟瓦娃。学校在江对面,为了能上学,姐姐每天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因为通往学校既没有路,也没有桥。看着姐姐能天天上学,弟弟瓦娃羡慕不已,但妈妈一定要爸爸回来带他溜索才放心。可爸爸在外打工总也不回来。于是瓦娃就偷偷溜索过江,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学校,偷听了老师讲课。
时值冬天,聂老师却发现孩子们都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上课,课堂上满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是一片欢歌笑语。聂老师为孩子们的脚细心地量了尺寸,给每个孩子都买了双雨鞋。瓦娃偷偷溜索过江,妈妈知道后大怒,最后他以姐姐的红雨鞋做为不去溜索的交换条件――他实在太爱那雨鞋了,睡觉时都抱在怀里,梦里都露着笑容。
娜香在给家里买盐的时候,看到了一双适合瓦娃穿的鞋。很便宜,才十六块五。可是她的手上只剩下找回的一块钱,她认真地看了看那鞋子,最后把鞋轻轻放了回去。正巧聂老师看到这一幕,她把鞋子买下来,让娜香送给弟弟。兴高采烈的娜香,带着满心欢喜急着溜索回家,溜索到一半时,鞋子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娜香一急,伸手去抓,人却从溜索上翻下来,掉进滚滚怒江。。。
瓦娃因为姐姐的离去遭受重大打击,从此后再不说一句话。当聂老师给他上课时,要看看他的画。瓦娃无声地带着老师来到一处房梁前。那是一座美丽的桥,桥下是滔滔的江水,桥上是姐弟两个,手拉着手,快乐地去上学。。。这是瓦娃的梦,能走路上学,不再溜索。可是姐姐再也看不到弟弟的画。
这部电影,让人感动的事太多太多。看到瓦娃抱着红雨鞋来到江边给姐姐时,用袖子擦着姐姐的脚,把鞋子套在姐姐脚上;看到娜香穿着新鞋子来到学校,再把鞋子脱下来爱惜地放到一边时;看到瓦娃一个人坐在屋顶上,寂寞地放着风筝时;看到新桥落成时,孩子们站在桥上笑成一片时;看到瓦娃手举风筝,在桥上大叫着“姐姐”迎风向前跑时;瓦娃的一家,是不幸的,娜香为了得到彼岸的知识,了解彼岸的世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终于建起了爱心桥,桥这边的孩子们可以走路上学了,再不用溜索了。多么希望,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桥,通过这些桥,让那些仍处在贫困边缘的孩子们获得知识。也多么希望有很多很多的心灵之桥,把我们和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让我们与他们一起,获得心灵的慰籍。
以上就是走路上学读后感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