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一个人总是本能的以自己中心考虑事情,两个人如果都这样,虽然两个人距离很近,两个人都会很孤独。“万事如意”从形式上看两个人的事情办得都很如意。但男女主人公却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自于对方的不理解。如果多为对方着想,这种孤独寂寞感觉会减弱很多。那么,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种孤独:我本不孤独,可有人在放肆嘲笑我的愚笨,有人想盲目拯救我边缘化的心灵。 不合时宜的冷与热,令人孤独。
第二种孤独:对婚姻这座围城的恐惧,对自我让步于爱与责任的不甘和无奈。在人生的转折点,终究没能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身侧之人,所求与我不同。
第三种孤独
在堕落、失去原则的体制内,越有原则的人越被排挤。
第四种孤独。终于明白爱的尽头是什么。不是擦肩而过,不是聚散离合,不是伤害也不是第三者。而是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他们赤条条的两个人,面对面站着,却像隔着整个银河系,再也感知不到对方的处境。想起《秒速五厘米》里的一句台词: 就算我们互通一千条短信,心的距离也不会拉近一厘米。
第五种孤独:用尽全力去维护摇摇欲坠的自尊高塔,在轰然倒塌的瞬间迅速扣上真空罩,只为维持一如往常的平和与只有自己认可的体面。 成年人的孤独在于被动消化所有苦,同时主动创造着新的苦等待吞咽
第六种孤独,蚍蜉撼树。自以为能应付一切,甚至为一腔孤勇而沾沾自喜, 实际上不过是个自恃清高的家伙,还把这一切归咎于没人理解。
《十一种孤独》这部书,它的作者是理查德·耶茨。查德.耶茨,也是个会说欠扁之真话的人。他的真话是:“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在他的小说里,孤独并不具备任何诗意、哲思特质,而直接是灰暗的生活常态,人物在这种孤独之中形象卑微,举动笨拙,毫无出路可言,对于读者,所能拥有的阅读感受,也是一种惨淡无希望之旅。
很多人在回忆童年时,总说起当年的无忧无虑。但对于同样不少的人来说,他们心灵深处的创伤,往往也根植于年幼岁月。如果说“人都是孤独的”,那么这种属性将是贯穿于人一生不同的时期。所谓无忧无虑的童年,很可能却遭受着一种庞大的孤独。 耶茨把《南瓜灯博士》放在《十一种孤独》的第一篇,若是有心之举,或许就是因为孩童时期的孤独,沉重并且深远。当我今天重读这一篇的时候,难以避免地泛起了共鸣。
理查德·耶茨笔下的各色人物因为时代的限制或性格上某些致命的缺陷而落得不怎么如意的生活,没有谁愿意听他们谈谈自己的孤独,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是拒绝承认孤独的。孤独既高贵又可耻,如果你没有处在一个多少让人感觉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你就没有资格说孤独,而如果你是个小人物你也许又坚决否认真实,比如《建筑工人》的出租车司机,宁肯付钱依靠别人的想象力丰富自己的生活。
一、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
1、这是理查德·耶茨的第一部短篇集。首先这部小说写得不是那么优雅,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粗糙。理查德·耶茨的写作手法简单朴素,但却没有海明威的那样极简,也不像约翰·契弗有高超的叙述技巧。
2、理查德·耶茨舍弃了精巧的句法,把写实主义进行到底。这多少让这部集子变得有些许的枯燥和不尽人意。
二、美国中产阶级
1、理查德·耶茨和约翰·契弗一样,都关注描摹着美国中产阶级,关心美国人民的生活现状。不同的是,契弗描写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和情感,而耶茨在这部集子里只写了一种情感——孤独。虽然耶茨的写作手法让人提不起多大兴趣,但是故事传递的情感却是悠长的。
2、他将不同身份的人的孤独通过平凡的生活传达出来。每个故事都是波澜不惊,有些故事读到一半便能猜想出结局,可正是这样,才感同身受,明白这才是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孤独。
3、不合群的学生的孤独,即将新婚的男女的孤独,军官的孤独,退伍兵的孤独,结核病人的孤独,出租车司机的孤独。在偌大的城市中,人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演绎不同的孤独。
三、这部集子前面的故事或许有些不尽人意,但越往后越渐入佳境尤其是最后三篇故事写出了这本书的精华。
1、《绝佳爵士钢琴》中最后的小反转,揭示两个主人公这些年其实是互相依存的,没有谁是不孤独的,正因如此两个人才走到一起。
世界上有哪十一种孤独?而我们又分别属于其中的哪一种?是属于好的孤独?亦或是,坏的孤独?
冲着《十一种孤独》这个书名,我的好奇心再次被打开,为了寻找以上那一个个接踵而来的疑惑,拿起了这本书,开始读耶茨笔下的十一种孤独。
奇怪的是每读到故事的中途,你会发现作者突然就戛然而止,故事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结束了,这或许也是耶茨的良苦用心吧,给我们读者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思考去填充……
①《南瓜灯博士》
因家境贫穷感到羞耻,自尊心强,用一个个夸大的谎言和愤怒饰自卑的孤独。
②《万事如意》
因结婚前一天发现看似最亲密的人仍走不进自己的心,各说其词,一种无可奈何,妥协伤感的孤独。
③《乔迪撞大运》
因对工作一向认真严谨,恪尽职守,遵循原则,严己律人,却被现实辜负排挤,不被理解认同的孤独。
④《一点也不痛》
因生活渐渐演变成了一种仪式感,太多的沉闷和失落,就像是个毫无希望的无底洞,对现实却也只能默然接受,麻木刺骨的孤独。
⑤《自讨苦吃》
因慢性强迫失败症不断自我忠告,压抑并提醒自己:即便失败也要保持尊严,想做一个体面的失败者。久而久之,最后居然要命的爱上了这种崩溃心态的孤独。
⑥《与鲨鱼搏斗》(有作家耶茨的影子)
因单纯只想把自己写的事实真相让更多的人知道,即使不求利益却仍被无情残酷的社会现实垄断,被欺压被隔离,一种可悲又可敬,不被认同和理解的孤独。
二战后,美国无论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处于一个上升相对和平和发展的时期,而作者却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人的生活,讲述了各行各业小人物的生活百态,都是缺乏安全感和生活不太如意的人,各有各的孤独感。
作者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1.南瓜灯博士(Doctor Jack-o-o Lantern),“南瓜灯”的由来是:一个名叫杰克的人因为非常吝啬,死后不能进天堂,又因他取笑魔鬼故而不能下地狱,所以,只能提着灯笼四处游荡,没有任何的归宿而言。讲述的是一个新转学来的穿着破旧衣衫的孤儿小男孩,在受到同学们的排挤后,善良的老师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借着他独自一人午餐的时间,用他在美术课上的画打开了他孤独的内心,得到老师的关心之后,他在同学面前受到了关注,老师的一片好心在黑暗中摸索时,怎么也想不到如此意外的场景出现。当老师善意的关怀与他对同学的谎言形成强烈的反差后,同学们鄙夷地离他而去后,他也彻底失去了尊严,愤怒地在水泥墙壁上画了老师的裸体并写下了咒骂。
2.万事如意(The Best of Everything)讲述的是一对彼此不太了解的情侣即将结婚,小气、穷酸的拉尔夫的好朋友用自己的钱买了他一直想要又舍不得买的旅行包,在见格蕾丝之前,去朋友的住处借那个旅行包,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结束单身的派对,之后去见准新娘格雷丝,片刻停留之后依然奔赴派对,在格雷丝的挽留之下,他还是走了,留下准新娘的独守空房。
以上就是十一种孤独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我们每个人都有孤独,甚至书中的这十一种孤独中的几种会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不同年龄阶段出现,我们每个人,不分男女老幼,都逃脱不了孤独。我想,我们要做的就是先接纳独处时的自己,珍惜独处时的自由,真实近距离地分辨出自己处于好的孤独还是坏的孤独,努力调整好心态,不断完善自己。当然,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