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读后感?.那么,王阳明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关于阳明心学的几点意见
文:深蓝
一、、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致良知”。用七个字来概括就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前者是认识论,后者是方法论。这成就了王阳明据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三不朽”的大家,“三不朽”之说见于《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派生于朱程理学的阳明心学,尽管从王阳明四十岁贵州龙场大悟到五十七岁凯旋中病逝,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丝毫不损让他成为了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有人说,是阳明心学也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此话不假。当时辅佐日本天皇的总理大臣是伊藤博文,海军大臣是东乡平八郎,他们都是阳明心学的崇拜者和践行者。
“致”是“扩充”的意思。“良知”就是孝、悌和慈。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这样定义良知的:“见父母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也就是说君子的“良知”要随着阅历、学识、经历增长而不断扩充。
二、“致良知”、“知行合一”与“厚德载物”
“致良知”就是《周易·易传》坤卦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之意。
《易传》据传是孔子及其门生解释《周易》的书,孔子从“无大过”和“求其德”的角度来研究《周易》,因此“厚德”的德就是孔子儒学提倡的“道德”,也就是“仁”和“义”。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事亲”即是孝也,“从兄”即是“悌”也。
故孔孟之道的“德”的实质是孝与悌,王阳明通过对佛学的研究,把释家的“慈”纳入了“德”的范畴,这是对孔孟之道的一大贡献,也奠定了他的大儒地位。
“载物”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知行合一”,后者则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人也更难以做到,因为在“知行”之间,省略了二个步骤,那就是“愿”和“能”。
三、阳明心学是近五百年儒学的源头活水
结论:从这个意义上看,有学者把阳明心学说成是近五百年来儒家学说的源头活水,不是空穴来风。新加坡也把王阳明放入儒家五子之一(孔子、孟子、荀子、朱子和阳明子)。阳明心学对现在重视国学、振兴民族的中国也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与时俱进”,就是“学科发展观”;“良知”即是“八荣八耻”。
1辛弃疾,曾经在赣州做官,作了一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作为一个赣州人的骄傲;
千年古城,赣州的福寿沟都是很有代表性
赣州也是全国卫生文明城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展开全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a19330100bkuo.html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302352/
http://www.zreading.cn/archives/1333.html/2
他最牛的就是心学,心学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
没时间写读后感啦,你自己看几篇文章,组合组合,变成自己的语言好了
以上就是王阳明读后感的全部内容, .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