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那么,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粗粗地读完《论语》,觉得其真不愧为一部历史久远,内容简单而又深奥的中国古文化书藉。并且不同时代的学者都加以悉心悟读,注释,翻译,解说,谈论研究,只可惜我目前还没领悟多少精华,要来写读后感,就只能有什么感受写什么了!
天地人之道里作者首先提到做人,相对于天地的永恒。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暂,书中从各个方面不断地教诲我们怎么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加有质量,书中概括为:生活态度积极,和亲人朋友,同事和睦相处,工作勤勤肯肯。。。。。。其实这些道理是相当简短及普通,但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处世:“以真报怨,以德报德,率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为内心的坦荡,自信,泰然而自内向外油然而生的从容。宽容。但是这种宽容也是有限度的,并非毫无原则的谦让,宽恕。而是以真报怨,以德报德。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遇到种种,当时有过许许多多的情绪,可是现在回头看看觉得其实也没有什么,不管是帮助爱护自己的,还是曾经嘲弄甚至伤害过自己的,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除了要感谢帮助爱护自己的人,更要感谢那些嘲讽自己甚至伤害自己的人,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嘲讽才让我们更加强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平凡的道理:即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学习,一点一滴聚集不起眼的知识,必然是人要成功的首要条件,要知道这种不耻下问,造就了多少伟人。
说实在话,作为一项作业去读《论语》有点累,但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我却真的想细细品读《论语》了,因为孔子这个充满人性,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历史名人深深吸引了我,也终于明白,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为什么会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崇。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
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
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
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
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
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
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
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
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
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
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
,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孔子评传读后感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仍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识的渊博外,也与他完美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最近读《孔子评传》,对他的教学方法有了新的感悟,下面我想谈谈他的三种教学方法。
首先是启发式的教学法。孔子创立启发式的教学法,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孔子常常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其次是“因材施教”教学法。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见《论语 先进》)。还有这样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有一次,孔子与学生讨论伦理道德问题,学生甲问:何为孝?孔子答:无违。学生乙也问这个问题,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学生丙也问之,孔子曰: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学生丁又问同一个问题,孔子说:色难。我们不禁要想:同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会给出如此多个答案呢?原因就在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研究推测,孔子认为学生甲有些不听父母管教,学生乙父母有病,需要人照顾,学生丙则不知道赡养父母,学生丁则常在父母面前耍性子,给父母脸色看。孔子还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颜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例如有的适合文学,有的适合从政,有的适合军事,有的适合商贾……)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所以后人研究《论语》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夫子教人,因材而异。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论语》中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除此以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真可谓变化无穷。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方法时,将孔子的这种教学方式称之为“因材施教”。
再次是 “学而时习,温故知新”教学法。这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应如何学习的主张。《论语》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认为,学习是很快乐的事情,这个快乐即在于学习了又不断地温习它,实践它。“习”,可以从温习和实习两方面去理解。孔子教学,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实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其中要反省的内容之一既是“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学业用心复习了吗?照着它实践了吗?一个好学的人,应该不断温习过去的知识。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所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这反映了孔子的看法。一个学生要自觉地每天获得新知识,每个月都练习、实习已掌握的本领,这就是好学的人了。孔子强调多复习旧知识,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人们从温习旧知识中可以获得新知,并且应该不断从旧知中获的新知。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如果能做到经常温习旧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强调从旧知中独立地获得新知。在孔子看来,学而时习之,不仅可以巩固已学得知识,而且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知识。
综合上述,孔子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仍然是有益的、适用的,甚至可以说是需要提倡和强调的。我们一再强调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相当多学校中并不能很好的实行,我们一再提倡的学思并重,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育目标并不能贯彻,高考一根指挥棒,打掉了不少学生的朝气蓬勃。教书变成了号题、猜题、压宝,学习既是死读、死背、死记。站在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孔子的教育方法、至理名言,再看看我们填鸭式的教学状况,甚至还要把某些督促学生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当作先进经验去推广,倒退连古人都不如的地步,我们今天的教育家们,还能再说些什么。
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儿童从小就应该养成的,在我们国家礼仪是非常重要的。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是一种规范。如果你要去什么地方,就应该要对那里的习俗有所了解,要按照那里的习俗约束自己的行为。
从前,有一个大教育家——孔子,他呢,把礼仪看得非常重要。孔子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席不正,不座。意思就是说:如果放在地上的席子没有放正的话,他就不座。有一次,孔子去拜访他的老朋友原壤,原壤是一个挺有名气的人。孔子到了原壤的家,本来原壤应该要出门去迎接孔子,可是他非但不迎接,而且还两脚张开。孔子进去一看,就说:“小时候不懂礼貌,长大了无所作为,现在老了还不注重礼节,真是祸害!”说着,拔腿就往外走。由此可见,孔子是多么地注重礼节呀!
我还记得有一个小品,它的名字叫十五里。剧情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他叫张天宝,他要去满汉村拜访亲朋好友。走了一段路,他迷路了。就问路旁的一个花农:“喂,老头儿,满汉村怎么走啊?”那花农一听,就说:“无礼!”张天宝把无礼听成了五里,就想:哎,走五里应该就到了吧。于是他就往前走了五里。走了五里,可是还没到满汉村,他就问了路边的一位拔草大婶:“哎,老太婆,满汉村怎么走啊?”那位大婶也说:“无礼!”他又把无礼听成了五里,结果张天宝就又走了五里。可是,到了那里,还是没看到满汉村,他再次问路边插苗的老伯伯:“嘿,老头子,满汉村怎么走啊?”老伯伯又说:“无礼!”他心想:我都走了多少个五里了呀?怎么还要走五里呢?于是,他把情况告诉了老伯伯,老伯伯一听,哈哈大笑着说:“他们说的五里是没有礼貌的意思,而不是你说的五里!”
从上面的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出礼仪是非常可贵的,让我们一起学好礼仪吧!
以上就是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