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第六读后感?教育的最终目标又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没有把品德修好,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最后,我想对《雍也第六》章节中一句内容发表浅显之见,原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那么,雍也第六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书名之所以称之为别裁,以他自己的解释是:“ 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论语别裁》读书心得,欢迎阅读!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篇一
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一书读完第一遍,只道是《论语》之境深似浩瀚之海,并非真的一看就能懂。厚重的两本书在手,虽知厚重,但觉南怀瑾先生的解读颇有意思,深深地吸引我一直读了下去。我想,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最多是走马观花之感,有必要的时候需要再随时读读,想想,再读读,即使这样,也才能对《论语》之深意略懂一二罢了。
读完先生的讲述之作,明白了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现就对其中一些内容,结合生活所闻所感表达一些自己的浅薄之见。
在《学而第一》的章节里,《论语》第一篇《学而》的开始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结尾处恰恰是头尾相顾。最后一句说“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是《学而》这一篇的精神主旨,意思是说一个人不怕别人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归结了“人不知而不愠”这一句。人都是凡夫俗子,既然是食人间烟火者皆有一个通病,就是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自己是对的。
孔子的“治学三境界”
在《论语》八则的教学中,我发现教学不仅要吸引学生探究,还要告诉他们探究的方法,交给他们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即所谓启发。如果在探究前我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说”与“乐”有什么区别?哪个程度更深?(2)“有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3) “人不知”的“人”是谁?“知”的意思是“了解”、吗?于是提供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解释:“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已学有成举用之也。”
这样三个问题解决后,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这是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适合者讲谈、研讨,互相后发,互相促进,将学问进一步提高。因为“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第三境界,是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达到前两个境界之后,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然而也不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像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君子”才能达到的境界了
八则的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八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虽长期自我标榜爱好国学,渴慕孔子及其《论语》,但时至今日却只对《论语》前五章算是精读粗解了。说来惭愧。
一直很欣赏“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第五章)一句,除了与自己内向寡言的性格有些相称之外,颇感“巧言令色”者大多言过其实、言而不行,太过可耻,真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篇》第一章)。但反观今日之世界,“巧言令色”者却大行其道,大获其利,甚至让人开始怀疑到底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还是圣人言之有误,言过其实了。因此不妨看看孔子他老人家如何“自圆其说”的。
在《论语》前五篇中,圣人有多次提及言与行的关系问题。《理仁篇》第二十四章“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自身经验而言,不得不说此言差矣!很多时候不仅机会会因你的“讷于言”而悄悄遛走,就连“敏于行”的成果也会因此而不被人知进而得不到精神或物质上应得的奖赏(当然或许是自己太过于看重名利了)。相对于此,“敏于行而慎于言”(《论语·学而篇》第十四章)似乎更让人信服,这样至少将“敏于”的“事”“言”出去了,被人所知,免了不少误会与哑巴亏。但到底如何慎,慎至何处,其分寸着实不好把握。过慎则近于“讷”,,不慎又恐“巧”了。
以上就是雍也第六读后感的全部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八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