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小说课读后感?读毕飞宇老师对鲁迅文章的分析,感觉原来自己读鲁迅先生的书,都白读了,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鲁迅先生,原来有这么重大的价值观和力量意义在这里。原来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如此之大。同时读毕飞宇老师的文章,感觉,原来读文章需要这样分析,文章的结构、人物、发展,以及与相关文章的对比。那么,毕飞宇小说课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近迷上了毕飞宇老师的书。从去年看了他的小说集《相爱的日子》后,就开始被他文字所吸引。于是陆陆续续地读了几乎他所有的作品。其中最喜欢他的两部书《写满字的空间》与《小说课》。
所谓的喜欢,一是对相近的文章、书籍做对比,看两者的文风、结构、美感。二是读,大声地朗读,并且不止一遍地读。
如同样关于“写字”的两篇文章,《写字》与《写满字的空间是美丽的》进行对比。《写满字的空间是美丽的》这篇小散文很简短。大意是说,作为孩子,自幼能有一块随意表达自我的空间是多么难得,并建议给每个幼年的孩子一个可以随意表达自我内心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学会表达,热爱表达,不受任何限制的表达,将幼年的天性自由地发挥出来。而自幼学习写字、绘画便不失为一种好的启蒙方式。这篇文章的着重点在“写字空间的美”。
而《写字》这篇充满少年灵性与无限想象力的散文,重点在于写字。如何写,写什么?通过几个有趣的小故事与场景,通过写字完成了作者由童年到少年心智的成熟。每个人的成长既是寂寞的,也是充满无限幻想与心酸的,却又是必经的。
作者通过七岁时跟着父亲学写字,由起初的不情不愿,到后来为了内心的一个美好愿望,自己种的一颗南瓜,等到成熟以后可以变成一操场的银狐狸、红狐狸,可以圆自己一个无限生动美好的童话,写字慢慢变成了一种祈求,一种内心强烈的渴望。
小说创作有逻辑乎?然也。逻辑之美,如密网细细交织,严谨有序,步步为营,波澜迭起而又尽在情理之中,可抵思维深处,可生推理之趣,可动读者心魄。如《水浒传》中林冲被一步步“逼上梁山”,就是作者以一位一流小说家强大的逻辑能力推动他最终”出走“。
林冲走得极不情愿,极不洒脱,因他骨子里未长“反骨”。为民,他是良民;为臣,他是忠臣;为囚,他是好囚。若不是天无活人之路,他绝不会走向自己追求的生活的反向。
以前读林冲,只为之深深嗟叹,却忽略了他命运的必然性与作者创作手法的联系。毕老师提炼出“风”“雪”二字,将林冲的悲剧命运的始作俑者由人而推至环境,感受小说中环境描写中蕴藏的逻辑信息和命运密码。
毕老师言,有雪,林冲方会生火;生火,方有可陷害之机;雪塌,林冲才无处藏身;无处藏身,林冲才离开草料场。其中的逻辑层层推进,少一步即不成故事。如毕老师说:“某种意义上说,雪在刁难林冲,雪也在挽救林冲,没有雪,林冲的故事将戛然而止。”
伴雪而至的自然有风,与雪相比,风之效用更大。无风,火可救;火救,林冲或有生路。而尤为关键的作用在于,风大与用石掩门之关联。于是,林冲在被风与富安、陆虞侯隔离开了的门后亲闻真相。
此中逻辑很好理解,作者如此安排实为匠心独运,他让风雪成为这场戏的“此在”,使之成为悲剧发生之因,亦是见证悲剧之眼。
最近一直在用语音重读毕飞宇老师《小说课》这本书。同时自己也在读他的短篇小说《叙事》。
现在就老师的书,谈谈自己的感受。
读老师的书感觉就是不一样。
读一般的小说,最多看文中的故事情节,看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之间的故事发展,感情纠葛。吸引自己的往往是里面的爱恨情仇,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可是读毕飞宇老师的书,他是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来分析,一篇文章应该如何去读。
如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呐喊》,他要求大家,不仅要看一篇文章中的人物关系,还有看整本书之间的人物关系。一部短篇小说,看似独立的文章,其实其中之间有一定的勾连关系。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祥林嫂》《孔乙己》《故乡》等相互之间不是没有联系,中间有一个的共性或者逐步深入的意味,先生是在一步步地告知大家,何为奴性,何为流氓性,以及何为“精神胜利法”,其实是在一步步唤醒人民,提高认知,先做好一个人,然后做真正强壮的中国人。
读毕飞宇老师对鲁迅文章的分析,感觉原来自己读鲁迅先生的书,都白读了,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鲁迅先生,原来有这么重大的价值观和力量意义在这里。原来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如此之大。
同时读毕飞宇老师的文章,感觉,原来读文章需要这样分析,文章的结构、人物、发展,以及与相关文章的对比。
1
再读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是因为读到了他的一段话:一本书,四十岁前读和四十岁后读是不一样的,它几乎不是同一本书。
最近,从书架上,翻出了《水浒传》。
《水浒传》,小时候读过小人书,不成套的。也是在小时候,打的扑克牌上,初识梁山108将。
后来,在课本上,零零散散地,读过《武松打虎》《拳打镇关西》等片段。
前些日子,无意间,听了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评说《水浒传》将领、能人与管理方面的音频,于是,又翻出了《水浒传》,边听讲解,边翻原著。
确实和原来的感觉不一样了。
2
扯远了,拉回来,回到毕飞宇的《小说课》。
第一次读《小说课》,源于读书群内冯尘老师,她在早间读书分享中,极力推荐了该书,说对于提升文学素养,很有益处。于是买来读了。
对了,冯尘就是网上那个暴款文写作者,《谢谢你做我的孩子》是她的代表作,全网阅读量过亿的佳作。
《小说课》,是毕飞宇老师系列讲座的集锦,共8篇讲稿,读《促织》、读《红楼梦》、读《水浒传》、读《故乡》、读《项链》……。他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解读名著(多是短篇)效果奇好。
原来读一些名作,感觉特牛。但是,为什么牛?牛在哪儿?还真是似是而非。他的解读,让我们知道,牛人的牛作牛在哪儿?
3
《小说课》的第一篇,读《促织》。
和人一样,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温度。
中学时代学《项链》一文时,我便觉得有点阴冷,就像是江南冬天的气候,浓云不开,阳光不来,满眼都是光秃秃的树干。因为玛蒂尔德丢失了她向别人借的项链,她内心的惶恐不安以及后来的艰苦觉卓绝,令我心疼——谁都知道那是一根假的项链,唯一不知道就是故事里的那个她。
毕飞宇在文中并没有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而是如我这般的心疼。他看到了文本背后的东西——那个时代的契约精神。纵然资本主义有着金钱的恶臭,却也有着高尚的契约精神,且这种精神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就如玛蒂尔德,她为了那项链甘愿用十年的辛劳来偿还,不是做作而是真情,这就体现了有借有还的契约精神。所以,玛蒂尔德不该只被批判。
如果这个故事的环境换成了当下的中国,那就复杂了。毕飞宇将《项链》中的人物换成了中国人的名字,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教育部的小科员的妻子会没有钱买首饰?即使她真没钱,像中国这样A货遍地的国度,还没有钱去买一个高仿的?既然这样,她肯定也是对A货非常有经验,别人借给她的假项链会辨不出真假?即便这些都不成立,教育部小科员的妻子会去干粗活赚钱?会甘愿用十年的青春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答案都是否定的。
没有契约精神的束缚,中国的玛蒂尔德完全可以直接买条A货项链归还,然后说你借给我的就是假的,她根本没有毅力用自己的真心去偿还丢失的项链。
以上就是毕飞宇小说课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毕飞宇教授的评价很中肯,汪曾祺先生就是一个精致的文人雅士,在他的心里自有他的一方美丽世界,他的情绪无关家国情怀,有的是一种自我心境的满足感。 5.毕飞宇教授认为汪曾祺先生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会心”,这是体谅很小的一种幽默,强度不大。毕飞宇教授认为会心比幽默更高级。幽默有的时候很歹毒,它十分的辛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