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写道:“ 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不错,纵使到了这样危机的关头,中国的千千万人民仍然在最可爱战士们的保护下安然无恙。正如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夺目的星河,那么,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亨利·基辛格开口说话,全世界仍会倾听。被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基辛格的新作《论中国》,其简体中文版在全国上市,也可谓是外交界和思想界的一件盛事。
基辛格是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本书首次以专著的形式系统阐述这位中国通关于中国的见解。他用厚达600多页的大部头告诉世人:当今平衡全球力量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应该如何相处,美国又应该做出哪些改变。特别是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并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
如今,中美“乒乓外交”已经过去40年时间,但中美两国仍然在南海、东海、贸易、汇率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摩擦。或许,这位老人的智慧仍然值得关注。
真没想到年近九十的基辛格,竟然如此雄心勃勃。
在八十八岁高龄之际,依然能够书写出与《大外交》一样的宏篇大著:《论中国》(On China)。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雄心勃勃的一种体现。而《论中国》的题目,显然更能说明这一点。
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基辛格》问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基辛格就没有和作者本人说过话,直至艾萨克森成为《时代》周刊的执行主编后才冰释前嫌。受此触动,艾萨克森告诫自己:不再写活人。
基辛格被认为是与“遏制”政策战略提出者乔治·凯南平起平坐的当代优秀外交思想家。如果说,尼克松是打开中国之门的战略构思者,基辛格则为这一战略构想搭建了“大三角”政策框架,创造了当时美国、苏联和中国间的三角力量平衡结构。
道德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议题。理想主义者相信普及美国价值观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现实主义者则强调国家利益、公信力和权力政治。基辛格认为,将外交政策建立在理想价值而非利益上的做法,会把一个国家至于危险的境地。无容置疑,基辛格是现实主义者,他的外交思想植根于实用主义、权力政治和大国平衡。
有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自离开福特政府后的32年间,共和党人任总统长达20年,作为最负盛名的外交思想家和政坛常青树的基辛格,却再未被任何一位总统委以政府高位。究其原因,可能与共和党内以及美国政治变动有关,也与基辛格本人有关。罗纳德·里根成为总统后,理想主义而非追求大国平衡的现实主义成为共和党的主流意识。里根也因此成为基辛格在意识形态领域致命的对手,并将基辛格赶出他的政府。
我们中间总会有最勇敢的人,就好像一百颗苹果里总会有最大的一颗,他们总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努力的保护我们,我们可能会失去他们,但我们总会有最大的那颗苹果继续站出来。
中国人的勇敢分为两部分,一是相信人定胜天,二是拥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中国人相信人定胜天,遇到困难我们不会坐在原地两手一摊,等着神灵来拯救,也不相信来世会有好运气,然后今生碌碌无为。
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燧人取火,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这些神话流芳百世,人定胜天的精神同样薪火相传。
扩展资料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基辛格《论中国》
《论中国》是亨利·基辛格2011年发表的新书。《论中国》记录了四十年来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对话实录,记录了包括中美建交中的互动、三次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节点上的重要细节。
2011年5月17日,这本新书在美国发售,基辛格首度用一本专著的篇幅去讲述一个他亲密接触了数十年的国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中国
1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
道理:做人要厚道,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莫欺少年穷。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 (Henry Alfred Kissinger)-),当代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任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福特政府国务卿。
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的一个犹太家庭,1938年因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随父母迁居纽约。在30年代的希特勒大屠杀中,基辛格至少有13个亲戚被送进了毒气室。对此,基辛格的传记作者之一沃尔特•伊萨克森评论说,基辛格的几乎所有个性特征—他的哲学悲观主义、他的信心与不安全感的共存、他的因自己易受伤害而觉得空虚、以及他的因渴望赞誉而显得傲慢—都可以追溯到那场历史灾难。基辛格到美国后,他父母把他送进了华盛顿高级中学读书。这所学校有5000学生,其中犹太人很多,当时基辛格的最大愿望是毕业后做一名会计师。
但是,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件事却改变了基辛格的命运。1943年他加入美国籍,不久应征入伍,在美国陆军服役。在军队中,他有幸遇到了同是德国裔的列兵克雷默尔,后者成为发现基辛格的第一个伯乐。在他与基辛格的初次交谈中,克雷默尔就认定基辛格是一个天生的奇才。
以上就是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的全部内容,基辛格认为,将外交政策建立在理想价值而非利益上的做法,会把一个国家至于危险的境地。无容置疑,基辛格是现实主义者,他的外交思想植根于实用主义、权力政治和大国平衡。有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自离开福特政府后的32年间,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